技術天地
微機繼電保護儀的發(fā)展歷史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6-12 點擊:3327次
四方國瑞電力是一家專業(yè)研發(fā)生產的廠家,本公司生產的在行業(yè)內都廣受好評,以打造最具權威的““高壓設備供應商而努力。
隨著電力事業(yè)的不斷發(fā)展,人們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研究越來越深入,并且也越來越重視。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(fā)展歷史主要包括機電型、整流型、晶體管型、集成電路型,目前已經發(fā)展到了微機保護階段。在微機繼電保護發(fā)展形勢下,自適應繼電保護技術、綜合自動化技術、人工神經網絡得到了全面應用。
微機繼電保護發(fā)展歷史
微機繼電保護就是指在數字化計算機的基礎上形成的繼電保護。其主要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,由美國、澳大利亞、英國的一些學者提出。在這個階段,有人認為可以用小型計算機完成繼電保護運行,然而因為計算機價格較為昂貴,并且無法達到繼電保護的技術需求,所以,沒有得到響應的應用,但是對其理論計算方法與程序結構進行了很多研究,為以后繼電保護發(fā)展提供了參考依據。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期取得了較大突破,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(fā)展,微型處理器與微型計算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計算機價格大幅度下降,運算速度、可靠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計算機價格大幅度下降,運算速度、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,促進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快速發(fā)展。在20世紀80年代,微機繼電保護的硬件結構與軟件技術得到了一定的發(fā)展與完善,并且應用越來越廣泛。在20世紀90年代,繼電保護發(fā)展進入了微機階段。
我國研究主要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,雖然起步較晚,但是因為我國繼電保護工作投入力度較大,取得的進展非常快。經過10年的努力,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,輸電線路微機保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在我國微機繼電保護研究中,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發(fā)揮著先導作用。從20世紀90年代,我國繼電保護已經進入了微機階段。隨著微機幾點保護裝置的深入研究,在微機繼電保護算法、軟件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,并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。
微機繼電保護的發(fā)展趨勢
自適應繼電保護技術
自適應繼電保護概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,其主要就是根據電力系統運行方式與故障狀態(tài)變化,實時改變保護定值、特性、性能的新型繼電保護。其基本思想就是確保保護裝置盡量適應電力系統變化,并且對系統保護性能進行改進。此種新型保護原理的提出,吸引了大多數學者的關注。在一定程度上而言,自適應繼電保護具有提高可靠性與經濟效益、改善系統響應的有事,在輸電線路的變壓器保護、距離保護、發(fā)電機保護等方面得到了普遍應用。在電力系統單相接地短路、頻率變化的影響下,自適應繼電保護可以在進行有效的處理。
綜合自動化技術
隨著計算機技術、網絡技術、通信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對變電站監(jiān)視、控制、計量、保護等裝置進行了一定的改善,提出了一種系統集成與組合優(yōu)化的技術。繼電保護與綜合自動化的密切結合主要體現在集成、資源共享、信息共享、遠程控制等方面。以遠方終端單元、微機保護裝置為核心,將變電所控制、測量、計費、信號等回路歸到計算機系統當中,逐漸代替?zhèn)鹘y控制保護屏,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變電站占地面積與設備投入,促進了二次系統可靠性的提高。隨著微機性價比的逐漸提升,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標準化規(guī)約的不斷推出,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成為了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。